上海城市管理

城市时评

  • 再生产的文化场:填造现代城市万象流转的创意绿洲

    张鸿雁;

    中国要在全球竞争中走在世界前面,就必须提升国家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能级,或者称之为"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的能级,其目的就是让城市在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同时还要具有特色文化竞争力,进而使城市真正具有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而"再生产的文化场"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社会背景,是让城市历史的文化瑰宝精致地融入日常生活细节里的聚合场域。

    2015年02期 v.24;No.157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本刊特稿

  • 社工·志愿者:城市化时代互助与利他的普遍伦理导引

    文军;徐凌波;叶治安;

    志愿者和社工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社会工作在消除贫困、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在追求平等、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质量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志愿服务事业在世界很多国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涉及领域也更为广泛,环境保护、扶弱助残、赈济贫困、救灾抢险、社区建设、公益活动等。

    2015年02期 v.24;No.157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3K]

特别策划_主题:全球时代推进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能效策略

  • 文化治理:要素协调思路下的政策衔接与基层建设

    熊万胜;

    基层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引导人们形成更加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一场新时代的社会教化。这无疑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可以选择的路径不多。从组织与文化的关系中,通过对于百年来乡村文化建设历史的观照,有助于提出以组织建设为中心推进文化治理的文化建设思路,即要建设好基层文化,必须以治理的思路建设好基层社区组织。只有当基层文化与基层社区组织的观念上层建筑适度重叠时,基层文化才可能具有长久生命力,同时,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才有可能在诸多价值中占据真正的核心地位。

    2015年02期 v.24;No.157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 全球时代城市治理的多元主体与目标绩效

    张瑞涵;汤蕴懿;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对城市治理的新要求,城市治理主体由政府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也参与到城市治理中。各个主体由于利益定位的不同,进而拥有不同的目标绩效,但是在共同参与城市治理中,对城市治理目标进行了统合。由于我国城市治理处于转型期,因而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城市治理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提供参考路径:提升公民参与度、多中心城市治理、"无缝隙城市"。

    2015年02期 v.24;No.157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 城市治理中预期管理的软肋与高效有序的破解

    李世彦;马继愈;周伟林;

    预期管理不是一个工程问题,而是一个策略问题,因为政策制定者和民众之间属于一种博弈双方的关系,政策制定会影响民众的预期,然而民众的预期也会影响到政策的制定。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必须预估到政策对民众可能会产生的预期变化以及做出的反应,并设计相应的调控框架。在这种管理模式中,预期管理者最重视的,不再是政策执行力度如何,而是如何有效地通过政策相关信息发布来撬动民众预期,如何与民众之间在相应的框架下进行互动。

    2015年02期 v.24;No.157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 城市特色认知视角下的创新管理与多重路径——以扬州市为例

    陈然;何若岚;

    城市特色的消失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病"的重要表现。如何重塑和再造城市的特色,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围绕城市特色的建构与管理,很有必要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从空间、制度和人本的视角对城市"特色"内涵进行全面解读,以实现城市特色的再认知;二是从既有城市的实际出发,厘定出城市的特色建设与管理面临着基础性劣势、特色性不足和系统性缺失的障碍;三是从城市管理的视角出发,设计弘扬城市特色发展的多重路径,以实现城市特色的再造与城市的创新管理。

    2015年02期 v.24;No.157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城市运行管理体制中的能效策略及顽症化解——以深圳宝安区精细化管理为例

    刘筱;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表象看是对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和市容环境进行综合管理,但其背后却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整合已经超出了现有城市管理的范畴,因而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局限性。因此,城市管理与建设水平的提升仅靠硬件显然不能解决现有矛盾,更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相关政策的完善与切合实际发展的需求是重要的保障基础。

    2015年02期 v.24;No.157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寰宇城市

  • 2015米兰世博会:分享跨国互动的城市未来图景

    杨志鸣;

    "世界城市日"的庆典活动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史的华彩篇章,积极探索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类共同难题,并促进了世博精神的延续与升华,再次有力地证明了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继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又一届综合性世博会将于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意大利米兰举办,提出的口号是"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这将再一次展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以及震烁千古的文明成果。

    2015年02期 v.24;No.157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宏观视野

  • 新形势下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义务的法律化途径

    张磊;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精神赡养做出了法律规定,这是我国将精神赡养法律化的首次尝试。将精神赡养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水平的,但是针对赡养义务人的法律规范,应当增加禁止性规范,并将精神赡养义务与他们的经济利益相挂钩;针对社会公益的法律规范,应当将扶助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作为重点。对于精神赡养纠纷,最佳的解决途径是调解而不是诉讼,但诉讼后果的强制性能够发挥很好的震慑作用。此外,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与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也应当是立法关注的重要方面。

    2015年02期 v.24;No.157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 快速城市化中的环保意识及其竞合路径——以碳交易机制在中国的应用为例

    李志青;管成权;

    工业化以来,全球逐步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包括城市化在内的各种人类活动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了实现气温上升2度的控制目标,国际社会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程度,减少排放数量,为此,自2008年开始执行《京都议定书》以来,包括主要碳排放大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尝试和开展"自下而上"的减排机制,即从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来提高碳排放的利用效率,这一市场化的减排机制也在中国得到应用。

    2015年02期 v.24;No.157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交通瞭望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瓶颈的破解——以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轨道交通发展为例

    张毅;李朝阳;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新市镇和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为先导、轨道交通为纽带的空间响应成为大城市多中心空间布局与高密度城市建设的主旋律。但是,轨道交通发展在规模布局、功能布局和线路布局方面的瓶颈问题却日益凸显。借鉴新加坡新市镇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轨道交通发展为案例,探讨如何通过高密度混合开发优化职住平衡、通过多层次公交体系强化轨道地位、通过便捷的无缝换乘锚固轨道优势,有助于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2015年02期 v.24;No.157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时空探微

  • 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制度创新的再思考

    郁鸿元;

    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完全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园区,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都要深度调整,未来还要推广到其他沿海城市甚至全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要通过贸易和服务规则上的先行试点以及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实现我国与世界的接轨,从而捍卫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构建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中心不仅有助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对于未来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意义深远。

    2015年02期 v.24;No.157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社会人文

  • 基于城市风貌品质视野的更新底线与多策并举

    王枫云;

    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中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新陈代谢机制,在城市形象的完善和塑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全面了解城市更新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功能,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城市更新中对城市形象的漠视和践踏,理性设计未来我国城市更新应遵循的原则,是保证中国城市更新中城市形象得以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2015年02期 v.24;No.157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建设经纬

  • 我国城市噪声扰民的历史渊源及破局之道——以公园舞广场舞的群己权界争议为例

    史晓平;陈海松;

    目前在中国,公园舞广场舞正在以"健身娱乐"的名义高强度、大范围地蔓延,从城市到乡村,中老年人"占领"了大大小小的文化广场、小区空地和公园。正是执法部门的不作为、难作为,让噪声扰民的问题成了一个公众关注的"死结",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和"顽症",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和谐、稳定和形象,对城市政府治理能力构成一大挑战。为此,要转变城市治理理念,采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多元共治的办法,逐步将其引入既能保证城市居民有序健身娱乐、又能将其危害大幅减小的轨道上来。

    2015年02期 v.24;No.157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城管天地

  • 城市管理碎片化形成原因与解决路径

    王生坤;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工作在条条之间、条块之间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这对做好城市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结合治理现代化理论和城市管理实践,有助于分析城市管理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2015年02期 v.24;No.157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 城管突发事件中的危机公关策略

    侯克勤;

    在纷繁复杂的城管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突然爆发一些引起社会强烈反应的负面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城管部门应借鉴和运用危机公关的相关理论和做法,冷静面对,果断决策,明智处置,从而缓和矛盾,平息事态,并进一步塑造城管部门良好的外部形象。

    2015年02期 v.24;No.157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古城新韵

  • 南诏古城寻踪——走近古色古香的大理和丽江

    叶治安;

    因为曾是一国之都,所以大理的史迹、史料、史事皆堪称丰富,其中名声最大者当属崇圣寺。该寺能享誉天下,除了它的历史人文背景外,还有两大原因:一是寺前的标志性建筑三塔;二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人们称丽江是"东方威尼斯",其玉河水在古城中一分为三,再三分成九,再像枝蔓一样延伸出去,淙淙清水穿街入巷,环绕于各家各户之间;水边杨柳倒垂,水上石桥连横,一派"半城河水半城柳"的风采。

    2015年02期 v.24;No.157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1K]

城管教研

  • 校企合作一体化中的人才孵化与就业优势——以上海建设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培育平台为例

    张弘;蔡飞;葛敏敏;

    设立高职技师学院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紧缺的状况。上海建设技师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表明,政府政策助推、企业项目给力、学校互动对接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基本经验。

    2015年02期 v.24;No.157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 打造高职教育高效课堂的“雁阵战略”

    李静;黄亮;周文婷;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所谓高职教育高效课堂的"雁阵战略"就是理念先行,这个理念就是处在"雁阵"顶端的"头雁"。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加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然要求"加速飞行",所以"人"字形就成为高职院校高效课堂建设"雁阵战略"的基本形态,而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好比"雁行战略"的"人形",并通过专业融通让学生获得具有飞翔能力的过硬"翅膀"。

    2015年02期 v.24;No.157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 内外兼修:构筑校企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

    潘红霞;施佩娟;张苏苹;

    校企合作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价值诉求。构筑校企的紧密合作,能产生互动共荣的"双赢"格局。如何突破校企合作的困境,打通工学结合的坦途,有效地拓展校企合作的空间,实现互惠多赢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各高职院校一直在实践中求索。

    2015年02期 v.24;No.157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学界动态

学术文摘

  • 特大城市应致力于人口综合服务而非人口综合调控

    <正>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任远教授在2015年第1期的《南京社会科学》上发表了题为"关于特大城市人口综合调控问题的思考"一文,认为特大城市承担着产业创新的功能和巨大的产业投资机会,已成为中国城镇化的引擎,必然会推动人口集聚,并在吸纳人口集聚和中国城镇化推进中发挥更大的责任和作用。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未来15~20年内我国人口总

    2015年02期 v.24;No.157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 新常态背景下破解“半城市化”难题的多元激励机制

    <正>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焦永利博士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叶裕民教授联名在2015年第1期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发表题为"论城市的合约性质"一文,认为城市是一组要素合约的系统集成,由政府提供公共用品并在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土地等市场要素的合作中生产出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类要素以结构性合约的形式参与合作生产并获取回报。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改善合约结构、降低制度费用。从合约视角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

    2015年02期 v.24;No.157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城市掠影

  • 南京:将首次试点渣土运输“双向签收”制度

    <正>今年南京将试点渣土运输"双向签收"制度,即渣土车在出工地、进渣土场时都要刷卡,以严格把控渣土运输全过程。以往为防止渣土车在运输途中偷倒渣土,南京市区渣土管理部门每天都要派人在路上巡查、抽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说,渣土车偷倒现象依然频繁。为解决这一难题,南京将首次试点渣土车出土点、弃土点双向登记制度,即渣土车出工地、弃渣土前均要刷卡。刷卡机与渣土

    2015年02期 v.24;No.157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义乌:“新丝路”起点上的五大贸易变革要素

    <正>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浙江义乌是"新丝路"的起点,地位重要。从这里出发的"义新欧"货物班列直通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这里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与航空运输的重要节点。"新丝路"的起点蕴含商品贸易源头和商业地理上的因素,还包括义乌从商品贸易市场变为国际贸易共享平台的功能转换。同时,在电商大潮中,义乌正在迅速转型,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再次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2015年02期 v.24;No.157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上海:创新全要素的浦东国际航运临空地区

    <正>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对照2020年"四个中心"建设目标找差距、补短板的"收官期",也是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谋划两个一百年图景的"筹划期"。对上海来说,2020年意味着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十三五"收官和"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21世纪是"速度经济时代",航空运输和机场在城市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经济产业方面扮演

    2015年02期 v.24;No.157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