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严华;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处于改革的一个关键节点。"十二五"时期制定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规划还没有实现,目前全国相当多的省市还没有出台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相关文件。鉴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多年普涨带来多种负面效应,"做实"个人账户政策难以实现其设计目标,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管理模式带来多种弊端等问题,建议建立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个人账户从"做实账户"转向"名义账户",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从"省级统筹"走向"全国统筹",以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动力。
2016年05期 v.25;No.167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何雨;
老龄化问题不仅是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看待,又如何对待老龄化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需要人们作出明确的回答。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老龄化问题上,要"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拟从嵌入性(Embeddedness)的理论视角,对当前养老的理念与做法进行一个批评性分析,并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尝试性地回答,在新时代关于养老问题,人们应该如何看,又该如何办。
2016年05期 v.25;No.167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 林瑜胜;
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成为国内外主流养老取向。我国政府参与在解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府参与涉及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实现需要深入思考。居家养老服务是符合国情和老年人意愿的养老模式,准确的角色定位、有效的政策制定和恰当的目标设置是政府参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在国家与社会相互融合和良性互动的前提下,政府应当放弃全能政府理念,对居家养老服务坚持宏观入手,微观放手的思维,通过规划参与、经济参与和管理参与三种形式,体现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总体目标制定、经济保障和运行管理方面的政府责任,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2016年05期 v.25;No.167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徐志杰;徐青松;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国家构建"分级诊疗"的医疗体系背景下,不断增长的优质医疗资源正逐步向社区和乡村等基层偏移,成功地融入到了养老服务行业中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随着"互联网+"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热词,"互联网+医疗"在市场中已初具规模,使得其应用于养老产业成为发展的必然。但这一过程受到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推动和制约,故对当前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弊端,从而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在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时占据优势地位。
2016年05期 v.25;No.167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 申立;
社区居家养老是上海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的重点内容,在"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指引下,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着从保障养老需求到提升服务质量、从"在社区中养老"到"社区全面支撑养老"、从政府托底保障到社会共同参与的转变。为此,通过把握中心城与郊区老年人在养老方式、设施功能需求、服务半径敏感性、适老化改造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社区居家养老规划的基本策略:弹性应对,构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体系;科学预测,促进设施布局优化;存量利用,保障设施有效落实;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发挥全社会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撑性作用。
2016年05期 v.25;No.167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1K] - 周海旺;田思禺;
上海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特大城市,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劳动力的短缺更为严重。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上海引进了大量外来劳动力,导致城市人口规模过度膨胀。劳动力的短缺使得上海服务业工资上涨迅速。大量老年人口过早进入退休年龄从而导致退休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进一步增加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支出。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历次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和意愿调查数据,对上海市老年人口就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探讨影响老年人口就业的主要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提出促进老年人口就业、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2016年05期 v.25;No.167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