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管理

城市时评

  • 区域协调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理念

    郁鸿胜;

    经过多年实践,长三角区域合作已进入多形式、宽领域、深层次的实质性深化提升阶段,所设立的若干个大平台与若干个专题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协调机制建设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全面发展。不过目前,上海市域都市圈规划和建设还缺乏统一认识和相关研究,还没有将规划和建设上海市域都市圈上升到推进上海城乡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的重要高度来认识。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长三角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就必须要规划和建设上海市域都市圈,加快形成上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充分彰显上海市域都市圈能级。

    2016年05期 v.25;No.167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寰宇城市

  • 从“粗放型时间观念”到“集约型时间观念”——上海与伦敦城市产业发展模式之比较

    于宏源;李冠杰;

    伦敦早在1300年就是一个以贸易和商业为主的城市,18世纪至二战结束前,伦敦依靠其工业和帝国力量领先世界,21世纪以来,它又以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为目标力图引领世界城市的未来发展。上海有着比伦敦更加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典范。在迈向顶尖国际城市的道路上,上海除了表面上做到与伦敦相比肩的硬件建设外,更多的是需要软力量的加强,例如人们的现代观念、文化软实力等。现实地看,从粗放型时间观念到集约型时间观念的转变很有必要,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外部加以推进,还需关注对时间的批评之声。

    2016年05期 v.25;No.167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城市访谈

  • 有序管理,形塑城市年轮中的人文意趣——北美城市风貌掠影

    叶治安;王亮;

    北美有很多有名的城市,其中洛杉矶是美国仅次于纽约第二大都市,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排得上号的国际大都市,但城市几乎没有交通拥堵现象。而住在纽约郊外的小旅馆,或漫步在旅馆旁的居民社区时,却会有一种进入城市内核的感觉,一种接地气的感觉。但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那种自然环境,那种城市氛围,那种人文情调,用一句话来表示对她的赞美,就是宜居之城!与前面三座城市有别的墨西哥蒂华纳城,旅游环境不错,无论是路边商铺还是街头酒吧,市民对待游客都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好客。北美不同城市风貌与人文意趣,客观公正地反映城市有机有序的管理与监管,能够更好地呈现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2016年05期 v.25;No.167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专题论坛_主题:基于互联网价值链的社会养老服务提升

  • “十三五”时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

    肖严华;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处于改革的一个关键节点。"十二五"时期制定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规划还没有实现,目前全国相当多的省市还没有出台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相关文件。鉴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多年普涨带来多种负面效应,"做实"个人账户政策难以实现其设计目标,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管理模式带来多种弊端等问题,建议建立覆盖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个人账户从"做实账户"转向"名义账户",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从"省级统筹"走向"全国统筹",以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动力。

    2016年05期 v.25;No.167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从脱嵌到重嵌:响应老龄化挑战的新思维

    何雨;

    老龄化问题不仅是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看待,又如何对待老龄化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需要人们作出明确的回答。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老龄化问题上,要"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拟从嵌入性(Embeddedness)的理论视角,对当前养老的理念与做法进行一个批评性分析,并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尝试性地回答,在新时代关于养老问题,人们应该如何看,又该如何办。

    2016年05期 v.25;No.167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 “国家-社会”理论视野下居家养老服务的政府参与

    林瑜胜;

    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成为国内外主流养老取向。我国政府参与在解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府参与涉及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实现需要深入思考。居家养老服务是符合国情和老年人意愿的养老模式,准确的角色定位、有效的政策制定和恰当的目标设置是政府参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在国家与社会相互融合和良性互动的前提下,政府应当放弃全能政府理念,对居家养老服务坚持宏观入手,微观放手的思维,通过规划参与、经济参与和管理参与三种形式,体现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总体目标制定、经济保障和运行管理方面的政府责任,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2016年05期 v.25;No.167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互联网+医疗”应用于“医养结合”的服务战略与保障路径——基于SWOT-PEST的模型分析

    徐志杰;徐青松;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国家构建"分级诊疗"的医疗体系背景下,不断增长的优质医疗资源正逐步向社区和乡村等基层偏移,成功地融入到了养老服务行业中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随着"互联网+"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热词,"互联网+医疗"在市场中已初具规模,使得其应用于养老产业成为发展的必然。但这一过程受到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推动和制约,故对当前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弊端,从而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在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时占据优势地位。

    2016年05期 v.25;No.167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 “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社区居家养老与弹性应对策略——以上海市为例

    申立;

    社区居家养老是上海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的重点内容,在"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指引下,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着从保障养老需求到提升服务质量、从"在社区中养老"到"社区全面支撑养老"、从政府托底保障到社会共同参与的转变。为此,通过把握中心城与郊区老年人在养老方式、设施功能需求、服务半径敏感性、适老化改造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社区居家养老规划的基本策略:弹性应对,构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体系;科学预测,促进设施布局优化;存量利用,保障设施有效落实;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发挥全社会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撑性作用。

    2016年05期 v.25;No.167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1K]
  • 上海老年人口的就业问题与对策建议

    周海旺;田思禺;

    上海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特大城市,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劳动力的短缺更为严重。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上海引进了大量外来劳动力,导致城市人口规模过度膨胀。劳动力的短缺使得上海服务业工资上涨迅速。大量老年人口过早进入退休年龄从而导致退休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进一步增加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支出。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历次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和意愿调查数据,对上海市老年人口就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探讨影响老年人口就业的主要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提出促进老年人口就业、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2016年05期 v.25;No.167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宏观视野

  • 城乡一体化的历史使命与功能探索——基于构建上海浦东的体制机制载体

    桂家友;

    开发开放25年来,上海浦东新区一直将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目标之一。对上海浦东的探索不仅承载着作为经济发达城市一个行政区域率先实现内部城郊一体化目标的使命,也承载着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先锋的使命。"列车工程"、功能区域、"管镇联动"等较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载体体制机制,形塑了浦东城乡一体化的特色模式。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城乡一体化任务是异常艰巨的,并不能简单将浦东城乡一体化看作仅仅是浦东的事情,实际上其必然是在整个社会中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其城乡一体化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浦东作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重要支撑和着力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取得的每一个成就也是经历千辛万苦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2016年05期 v.25;No.167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 超大城市推进国际旅游度假的效应辐射与多赢机制——以上海临港地区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联动为例

    李婧;

    上海临港地区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新城之一,近几年临港地区在相关政府的引导下,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了飞速发展,原来的一座空城正逐渐演变成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城市。作为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大型主题公园——上海迪士尼乐园,于今年6月16日正式开馆迎客,其魅力吸引了众多中国和外国的迪士尼爱好者,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溢出效应辐射到各行各业。临港地区海洋文化资源丰富,若其能与迪士尼实现联动发展,必将创造多赢的局面。基于区域资源联动发展的相关理论,有助于对上海临港地区海洋文化资源与迪士尼联动发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016年05期 v.25;No.167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交通瞭望

  • 探索全球城市视野下的交通拥堵难题与缓解协调路径——以2016“上海交通大整治”项目的综合策略为例

    潘海啸;李春莹;

    拥堵使得人们的出行不再便利舒适,反而成为人们出行的一大困扰。同时,交通拥堵带来的服务水平下降、交通事故频发,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与健康隐患等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6年3月24日启动的"上海交通大整治",重点聚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包括机动车乱停车、乱占道、乱变道等在内的10类违法行为。这次的整治行动,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举措之新,可以说,前所罕见。开展以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若要真正缓解上海交通拥堵,仍需要多种路径综合治理,必须执行综合策略才能真正缓解上海的交通问题,包括完善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规划、调整交通出行结构、长效管理机制与提高交通法律法规意识。

    2016年05期 v.25;No.167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时空探微

  • 从“开放”到“筑墙”,国外城市街区开放的反思与实践——以巴塞罗那Superilles计划为例

    顾天奇;许威;周雨濛;

    我国近年来城市建设多以"宽马路、大路网"格局为主,道路毛细血管少、微循环较差,导致交通可达性差,城市路网效率低下。推广街区制,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路网布局被认为可有效提升城市可达性和增加路网微循环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街区制的推广却面临着适用性的争议。作为网格状街道、开放街区规划典范的巴塞罗那,为营造健康、安全,有活力和传承文化的社区环境,计划在原来居住单元(block)基础上统筹合并更大的超级居住单元(superilles)。其规划实践属于对开放式街区的反思以及街区封闭的实践,其背景、方法论和指导意义值得同样处于政策"犹豫期"的国内同行借鉴。

    2016年05期 v.25;No.167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社会人文

  • 家庭长期照顾者的特征需求与支持政策——以上海市失能失智老人照顾者为例

    黄晨熹;汪静;陈瑛;

    随着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推进,失能失智老人的规模将持续增加,这与日渐式微的家庭照料能力形成鲜明的对照。由于长期照顾具有时间长、压力大、难度高、要求多等特征,若长期独立从事此工作,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极易引发家庭长期照顾者经济紧张、情绪崩溃、身体健康受到不良影响等后果。调研发现,失能失智老人照顾者主要有经济支持需求、身心健康需求、照料技能需求与个人实现需求等方面需求,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需求。建议将照顾者的基本情况收集纳入政府人口普查机制,以便于对于照顾的预期效果以及老年人口的反馈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此来提高照顾的效果。

    2016年05期 v.25;No.167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城管天地

  • 权力清单制度:城管执法合法性困境的制度性回应

    何斌;

    权力清单制度作为规范权力清单推行各阶段的法律法规,价值在于保证权力清单的依法推行.从而达到规范行政权的行使。当前城管执法面临着行政主体资格不明等合法性困境,权力清单制度是对城管执法合法性困境的制度性回应。权力清单本身也存在合法性的困境,国家层面应出台明确城管执法权力清单的法律法规,地方层面应出台规定城管执法权力清单的内容和程序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同时保证城管执法权力清单各阶段依法推进。

    2016年05期 v.25;No.167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 城市管理基层单位共同价值的塑造与追求

    黄成峰;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城管队伍主要分布在城管基层单位,每个城管基层单位及其干部职工,既有个人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有单位共同的价值追求问题,二者紧密相连,互为影响。

    2016年05期 v.25;No.167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古城新韵

  • 法兰西双城记——巴黎和马赛

    叶治安;

    法国巴黎的巴黎圣母院不仅是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而且在欧洲建筑史上享有开一代先河之盛名,据说自它问世后,哥特式建筑在欧洲一时蔚然成风。史载巴黎圣母院从破土至竣工,耗时整整182年,因为建造时全部采用石材,所以雨果在小说中誉称它为"石头交响乐"。而法国普罗旺斯的首府马赛,会吸引很多具有文学情愫的游客一手捧着《基督山伯爵》,一手拿着一张草图,沿着伊夫岛上的小径,去寻找当年关押埃德蒙的那间牢房。二战时,德国和意大利轰炸了马赛,城市遭到一定程度的毁坏。战后,马赛重建,当时的东西两德和意大利政府,交付了大量赔款以及利息,用于城市再造和遭受战争荼毒的市民。

    2016年05期 v.25;No.167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城市记忆

  • 毁灭与重生——美国“9.11”事件十五周年纪念与反恐安全设计思考

    金磊;

    城市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中,从"9.11"事件中得到的最明显的"记忆",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指标中,要考虑恐怖的问题。恐怖事件不论是偶然的、还是常规的,都愈来愈清晰地留在了城市的记忆中,这个"印记"成为时间的"刻度"。反思"9.11"事件教训,认知恐怖事件不减的风险,从"9.11"记忆中警醒并汲取其中的灾难遗产文化要素,都会给反恐安全设计以重要启示。从疏散系统看"9.11"的教训,它已体现在重建的世贸中心一号楼中,因此它具备了如下的安全系统:防止进一步的连锁倒塌设计,强化混凝土核心筒、中心防火通道、相互连通的宽疏散楼梯、疏散标识系统、照明应急疏散系统、内部消火栓和外部空气过滤系统。

    2016年05期 v.25;No.167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城管教研

  • “工员融合、素能一体”的“33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

    刘毅;

    对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行业特点的土建类"工员融合、素能一体"的"33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结合土建类施工企业的产业升级特点,构建了该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遵循企业用人标准,建设土建类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平台;遵循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遵循技术和社会发展方向,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所形成的"素质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的课程结构,有助于在课程体系中贯穿职业能力进阶培养,形成从基础能力到核心能力,再到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进阶式课程框架体系。

    2016年05期 v.25;No.167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 构建与国际对接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框架

    黄亮;包焱;张凌云;

    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是在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向现代物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项新型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人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和方法,提升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水平,有效服务于物业管理行业、企业——尤其是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专业标准的基本要素——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育内容、专业教学条件等予以界定。

    2016年05期 v.25;No.167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学界动态

  • 联合国召开高级别政治论坛,发布首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

    刘琪;

    联合国召开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就2016年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情况对22个国家提交的国家审查报告进行讨论,涌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实现全民参与,关注弱势群体的福祉;让每一个人受益于全球化进程;国家、政府之间需互相包容等代表性观点。论坛同时发布了首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审视了世界在诸多领域近些年来的发展趋势,以及解决全球挑战仍然面临的差距。报告同时指出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特别强调了应当关注弱势群体,并着重指出了收入不平等以及青年失业问题带来的挑战。

    2016年05期 v.25;No.167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