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林;李舒薇;燕宜芳;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城市的时空记忆,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更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美国城市研究新芝加哥学派的场景理论提出:在消费社会、后工业时代,城市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城市形态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应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看待城市的发展问题。该理论为研究城市更新动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范式。基于场景理论的核心观点,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建议采取如下措施:(一)树立整体性保护与更新的理念,做好全局规划;(二)保护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完善周边文化基础设施;(三)吸引创意人才入驻,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发展;(四)开展特色活动,实现人与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有机互动;(五)塑造文化价值观,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感召力与整体凝聚力。
2019年01期 v.28;No.185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张祖群;
中西方的思维与意识差异在遗产保护方面有潜在影响,为此选取国外古城(罗马、巴黎)、国内古城(平遥、南京、西安、北京、苏州)的典型案例,基于比较经验视角,分析这些城市保护古城的经验与教训等。古城与城市现代化并非"零和博弈",恰恰相反,他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协同促进,达到双赢。为此,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鼓励个人、民间组织积极投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形成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NGO)与政府力量的多元补充;要将古城与天然共生的山川河湖水系等自然格局、人文环境联系起来,整体统筹规划。
2019年01期 v.28;No.185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 孙传明;黄梦蝶;
工业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有效的保护利用方式对实现工业遗产建筑生命周期的延续,以及促进城市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武汉的工业遗产资源较为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空间变迁主要向现代住宅、博物馆、文化创意园区等方面转型。针对当前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可从挖掘和弘扬历史文化底蕴、深度融合特色工业元素、注重"人"的空间主体地位等方面采取策略,推动城市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
2019年01期 v.28;No.18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 代欣;王建军;董博;
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老旧小区都相继进入更新改造的阶段。在系统梳理美国"社会建筑"、日本"造街运动"和中国台湾"社区营造"等社区更新活动的组织模式、参与主体、更新内容、相关政策及实践特色的基础上,提出社区更新模式的国际化导向。以社区更新的国际化导向为参照,思考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模式。针对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组织方式机械化、改造内容碎片化、公众参与形式化以及融资模式单一化等问题,要从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改造内容,倡导共同缔造,助力社区治理,创新融资模式,激发改造动力,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2019年01期 v.28;No.185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 任晓林;葛晓龙;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城市公共服务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始终存在着循环论证的问题,客观上无法为城市治理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性工具。通过对2015~2018年"城市公共服务"议题下文献梳理发现,近年来城市公共服务主要形成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满意度测量、人口流动、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块状知识结构体系,总体表现出碎块化、分散性和持续性不足问题,没能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图谱。对此,有待于组建更为有效的研究资源,整合力量,归类问题,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城市公共服务的核心问题,形成研究优势,以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需要。
2019年01期 v.28;No.185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 孟祥林;
北部湾城市群的设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其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可以与侧的珠三角城市群整合在一起,并对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辐射影响,成为我国"21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端点。南宁市、崇左市、防城港市、北海市、湛江市、茂名市玉林市、阳江市和海口市等都将成为该城市群内的重要中心地。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尽快成"南宁市—崇左市—北海市"和"玉林市—阳江市—湛江市"两个三角形,并沿"崇市—扶绥县—南宁市—横县—博白县—廉江市—遂溪县—湛江市—海口市"形成主城链,将城市群内不同层级的中心地整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尽快形成以南宁市、"钦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崇左市、"玉林市—阳江市—湛江市"、海口市等为中心的城市团。这是一个跨行政区划的城市群,其发展质量能够为其他类似区域构建跨行政区的城市群提供经验借鉴。
2019年01期 v.28;No.185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3K] - 章灿钢;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最具价值和开发潜力的空间资源,它的开发利用对繁荣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有着重要影响,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向人性化城市、文化城市、绿色城市转型的契机。在新形势下研究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文明内涵,进一步满足文明社会人民生活的需要,对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在简要分析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利用经验和意义的基础上,以"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为例,探索遵循城市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滨水空间开发规划策略。
2019年01期 v.28;No.185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朱云杰;李光明;于宏源;
随着技术革命的迭代,科技创新纽带为国家间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在能源、经贸、环保、教育、服务等领域形成新一轮浪潮。因此,"一带一路"和中美城市合作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围绕科技创新纽带,就"一带一路"和中美城市合作展开讨论,结合中国地方发展趋势差异及改革趋势,根据上海金融中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枢纽功能,从整合金融资源、推动"自贸区"改革、拓展国际城市交流等方面切入,为上海在"一带一路"中的科技创新纽带建设提出建议。
2019年01期 v.28;No.185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 王奎明;
伴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治理难题,"嵌入式"养老院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养老困局的突破提供了新思路,成为政府力推的养老新模式,但同时"嵌入式"养老院又是民众避之不及的邻避设施,一方面冲击了民众朴素的生死观,另一方面触动了民众房产价值等根本性的现实利益。"嵌入式"养老院的大规模建设必然带来"价值冲击"与"现实困境"双重叠加的邻避新困局,再加上"沟通机制的制度性缺失",以"嵌入式"养老院为代表的心理不悦型邻避设施将比高污染性设施带来更为严峻的治理挑战。
2019年01期 v.28;No.185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 曹康;
上海社会救助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表现为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救助对象识别实现精准有效,社会救助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持续升温等特征。然而,对标"精准救助"内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从理念上来看,仍需实现从维护社会稳定到促进社会公平,从生存型救助到发展型救助转变;从制度上来看,存在政策叠加后的悬崖效应,以及部门协调和资源统筹方面的障碍;从配套措施上来看,依然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信息管理滞后、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从社会救助政策和"精准救助"的理论研究着手,从政策精准定位、对象精准识别、实施精准治理三个维度定义"精准救助"。在实施"精准救助"管理时,重点突出精准救助政策体系的制定、救助对象识别及其需求评估、规范严谨救助运行机制、各类救助资源的统筹和管理、全面完善救助保障和评价机制等五个方面。
2019年01期 v.28;No.185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 李薇;
战略引领、品牌支撑"城市战略与节事品牌互动的符号学原理下,佛山武术节事品牌践行城产人文融合发展。文城相融,将城市文化因子注入佛山武术节事品牌构建,凸显岭南风韵城市文化。文经相促,瞄准"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同城等发展机遇,培育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力。因文善治,以"广东武术第一促进平台"为主旨定位,贯通文化与城市、经济、民生,搭建武术、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与创意、人才等要素对接平台。因文立名,实施武术文化国际战略,加强佛山武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对外推介,提升武术文化贸易实力。由此实现佛山武术节事品牌在新时代的使命与价值。
2019年01期 v.28;No.185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 赵丽;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进城务工人员数量持续攀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率也不断增加,农民工随迁子女日益增多地迁往城市引起了社会对其成长、教育问题的关注,成为了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哈尔滨市通过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面对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建议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责任主体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权益,促进校内融合,重视家庭教育和心理疏导,增强城市归属感。通过对农民工聚居的社区以及农民工子弟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农民工朋友、农民工子女、老师等相关人员的调研访谈,了解了哈尔滨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学习现状及面临的城市融入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提出对策建议。
2019年01期 v.28;No.185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